現如今,工廠的生產裝備已從傳統的“老、粗、笨”發展為集“機、電、氣、液”一體化的“高、精、尖”的復雜成套裝備。由于價值不菲,很多這類復雜成套裝備一般處于關鍵工序環節,因此其停機及故障對整個生產系統產生很大的影響。這類設備的復雜程度和精密程度很高,都帶有計算機程序控制系統,我們稱之數控設備或智能設備。
傳統的基于機械設備而形成的維修方法和維護經驗,以及已被維修人員廣泛了解的“浴盆曲線”式故障特性,已完全不適合這類設備。未來的智慧工廠將是智能裝備的天下,因此認識這類裝備的故障特性、總結維護辦法,是智慧工廠建設中的重要議題。
智能裝備將大行其道
《中國制造2025》、“互聯網+”行動重點部署智能制造,提出大力發展智能制造。而智能制造提出的6個智能化,其中裝備智能化是基礎,也是重點。不久的將來,智能裝備將是智慧工廠的主要裝備。
智能裝備的故障特征
智能裝備,指具有感知、分析、推理、決策、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,它是先進制造技術、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。智能裝備故障的呈現如下特征:
(1)傳統的機械故障仍存在,但會大幅減少。智能裝備雖然裝備有先進的微處理中心,但最終的加工過程仍然還需要與傳統加工模式一致的機械方式,如切削、熱加工等(這一點與3D打印類增材制造模式有所不同),因此機械磨損及加工精度下降的故障仍然會存在。但由于智能裝備的機械部件加工精度及裝配工藝相對較高,因此機械類故障大大降低。
(2)智能裝備新增智能系統的維護工作,包括智能系統的備份、查毒等操作。一般來說存在:一是新機器第一次上電后。二是在做任何修改之前和修改完成。三是裝備的定期備份及恢復,如定期1周一次。四是控制計算機的維護。
(3)與傳統的維護方式不同,智能裝備的故障多為電氣類故障,其維修對維護環境有明確的要求,比如防塵,防靜電等。這也決定了維修的復雜性相對較高。
(4)與傳統機械裝備不同,智能裝備更多呈現不可見故障。如機器人的坐標錯亂,或運行在低速模式下。這些故障更多是控制系統的參數或生產系統不匹配,如過載等因素引起的。
(5)突發性也是智能裝備的一個故障特征。傳統模型類表現出的漸變性不同,智能裝備突發性故障增多。這主要是由于軟件系統失效或BUG引起的,或電氣的干擾因素。
(6)有數據統計,智能裝備的電氣類故障占到整個故障的79-80%。而這類故障的排除,對專業性要求極高。
(7)由于智能裝備正在發展中,零部件標準化程度不高,針對不同品牌要求專門的維護技術,這對企業維護資源的培養提出了挑戰。
智能裝備的維護策略
智能制造環境下,設備管理將面臨空前的挑戰,傳統的技術方法和組織管理將很難有效保障智能裝備的運行,需要進革新或重新設計。我們強調幾點:
(1)戰略上重視裝備技術的新發展,智慧工廠需要將維護部門放在保障生產的重要地位上,而不是后勤支持及輔助部門來看待。
(2)傳統的“望、聞、摸”的手段不再有效,而掌握專門診斷技術知識型人才需要重點培養。
(3)更加重視5S及TPM理念。正如前述,智能裝備對運行環境要求更高,設備的保養及日常維護對裝備健康水平影響更大。
(4)不再是“扳手+改錐”,而是“手冊+電腦”,專用診斷工具、電子維護、交互式電子圖文等工具將是維護人員的標配。